国泰民安,民之所盼。毒品是个人、家庭,乃至社会、国家,都不能承受之重,自禁毒“大扫除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面对毒品犯罪手段花样翻新,毒品种类迭代升级,钟山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对毒品犯罪“零容忍”,牢牢秉持“标本兼治,预防为主”方针,以严打高压和社会治理并重,以“五进”方式开展全方位禁毒宣传教育,持续筑牢禁毒防线。

涉毒人员日趋年轻化,其抓住青少年好奇、追求刺激、群体化等特点,以极具伪装性、隐蔽性和迷惑性的“神仙水”“邮票”等各种形态各异的新型毒品向校园渗透,致使青少年极易被蛊惑和危害。对此,钟山区检察院选派32名检察官担任钟山区88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,进校开展禁毒宣传法治教育100余次,现场发放禁毒宣传手册5000余份,并结合青少年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,借助漫画、读本、影像等多途径讲好禁毒故事,涉及受众青少年6万人次,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实地走访社区,与工作人员座谈交流,详细了解禁毒宣传和预防、戒断人员管控、社区戒毒和康复等工作开展情况。与片区民警、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协作配合,通过“检察宣传月”“检察宣传周”等开展禁毒普法活动,现场设置禁毒宣传展板、展台,分发禁毒宣传手册或各类印制禁毒宣传标语的物品,深入居民、商户普及什么是毒品、毒品的分类、毒品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,并引导现场群众关注“中国禁毒”微信公众号,提高群众识毒、防毒、拒毒的能力和意识,目前已发放禁毒宣传资料2000余份,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。

利用“6·26”国际禁毒日重要时间节点,走村入户以发放禁毒宣传画册、面对面现场讲解等形式宣传毒品危害性和禁毒重要性,走集市以悬挂禁毒宣传警示标语、摆放禁毒宣传门型展架、毒品仿真模型等方式宣传国家禁毒方针政策、法律法规,同时以辖区发生的一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为例进行讲解,帮助乡民深刻认识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是违法行为,鼓励举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、制毒、贩毒、吸毒等行为,引导乡民成为禁毒行动的参与者、宣传者和监督者。

伴随寄递行业的迅猛发展,部分贩毒人员依托网购方便跨界、寄递渠道隐蔽等特征,以“网络+寄递”形式实施违法犯罪,该形式全程人员非接触、流通速度快、传播范围广,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追查毒品来源的难度。对此,钟山区检察院以落实“七号检察建议”为禁毒“大扫除”专项行动添砖加瓦,坚持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工作思路,与公安、邮政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治理、宣传合力,线下在全区各寄递网点张贴禁毒宣传海报或标语,向其企业和社会公众实行全覆盖式精准禁毒普法,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“七号检察建议”相关宣传内容,加大倡导安全寄递以净化邮递环境的力度。

置身大数据时代,互联网在带给群众便捷的同时,也对生活、工作发起挑战。部分贩毒人员以互联网为载体,在虚拟空间寻找买家销售毒品,既减少毒品违法犯罪的成本,也使得毒品违法犯罪跨越时空更易实施;亦或是部分含精麻药品处方药无医师把控,在网络渠道肆意流通,既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大量购买以制毒,又会导致少数法治意识薄弱的群众随意购买使用后产生依赖。对此,钟山区检察院与公安、市场监管、卫健、邮政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,督促职能部门做好线上网络运营商家禁毒宣传,全方位、无死角将毒品预防教育从各处抓起,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。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。钟山区检察院将继续依法能动发挥法律监督职能,严惩毒品违法犯罪,严抓检察环节禁毒预防宣传教育,持续创新开展多元普法活动,扎实参与毒品犯罪的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,为平安钟山、法治钟山、“绿色无毒”钟山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!